查詢

橘洲行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为长泖,东去无已时。

泖湾之口有大橘,一树盘盘荫门楣,里邻呼为橘洲众所知

洲之上,橘之下,矮屋六七间,皆茅茨。

孝子万生,三世以来皆居之。

生衣无绫锦华,食无肉作糜。

读书谈道操履步,步以古哲自砺不肯苟。

为堂有老母白发垂,必须甘旨备二膳,家贫不常得,十年

客寄为人训其儿。

所得金,悉以为奉母资。

母病下痢,不能自洁,生即弃业归。

取中裙湔溲秽,手奉虎子,昼夜伺母,不使床席沾淋漓。

母有女赘狠,婿不识孝义惟务利,日思剥取生家赀,甚至

汤药之费亦来掊克,生即与之无吝词。

惟恐致斗伤母慈,使母不得差,以陷终天无穷悲。

卒能护持母病无恙,以终天年之寿期。

噫吁閟!橘洲之水清且漪,橘洲之实硕且饴。

饮洲之水,食洲之橘,谁无父母思?嗟哉!万生孝义今古

稀,我诗直欲追韩奇。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怯薛行
下一篇詩文: 汶陽道中
詩文作者
張憲
張憲
張憲(約公元1341年前後在世)字思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正初前後在世。少時,負才不羈,慕魯連子為人,不治產業,誓不娶、不歸鄉里,故年逾四十而猶獨居。至正甲午(1354),以布衣上書辯章三旦公,公奇之,列置三軍之上。出奇料敵,言一一中表。為某官,非其志,弗就。乙未(1355)春,冦復陷常、湖,又以書幹苗部總兵,不能聽,輒去。後還富春山,混跡僧人中。晚為張士誠所招,署太尉府參謀;遷樞密院都事。元亡,變姓名為佛家奴,周遊四方,不娶妻,不返鄉里。後到杭州,寄食報國寺,終日書不離手,以老終身。憲著有《玉笥集》十卷,常攜此集自隨,臥則以之藉首。《四庫總目提要》評稱其作“磊落骯髒,豪氣坌湧。”

7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