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寄婦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妇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遊東湖
下一篇詩文: 芳橋宴集分韻得兩字
詩文作者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160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