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感春五首

描寫春天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

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

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放车载草农事济,

战马苦饥谁念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孔丞别我适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埃。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

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韓愈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450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