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過楊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補充糾錯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石橋的兩邊有一座美好的村莊,和其他的村子相比真可說是別一天地。
那兒楊柳濃蔭裡有新開的酒店,葡萄架下繫著小小的漁船。
一叢叢紅色白色的花在水邊開放,碧綠、金黃的麥田一望無際,彷彿與與天相接。
正當這般清明和暢的季節,我還奔波在外,這到底是為誰辛苦而還不退隱歸田呢?

註釋
楊村:地名,今江西省鉛山縣楊村。
兩畔:兩邊。
匹似:比起來。一川:一片平地,一帶地方。
蔭:樹蔭。
蒲萄:葡萄。
花臨水:鮮花在水邊開放。
際天:接天,挨著了天。指一眼望不到頭,天和地遙遙相接。
政:通”正”,正當的意思。爾:近。
清和:指農曆四月,常指初夏的氣候。
在道:在旅途中。
歸田:歸隱田園。

參考資料:

1、(宋)楊萬里著; 周汝昌選注 .楊萬里選集:中華書局,1962.12:第152頁

2、傅春齡主編 .衢州文史資料 第8輯 衢州歷代詩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08:第82頁

3、鍾尚鈞等編 .中國曆代詩歌類編.河南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12 :第382頁

4、蔡守湘等編 .歷代山水名勝詩選.甘肅 :甘肅教育出版社 ,1987.09 :第196頁

5、楊昌慶,楊鳳回譯註 .中國曆代農家詩選.內蒙古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10 :第131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作者棄官請祠返里途中路過楊村,看到恬適美好的田園風光,便加深了辭官歸田的念頭,遂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劉乃昌選注 .宋詩三百首評註.山東:齊魯書社 ,2004.01 :第243-244頁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是一首田園景物詩,詩的首聯領起全詩,總括楊村不同一般的美景;頷聯、頸聯具體描繪所見景觀,原野開闊,色彩鮮明,景物如畫,令人欣漾;尾聯筆鋒轉向自身,抒發了作者歸隱田園的情感。此詩詞語對仗工整,語言曉暢自然。

  首聯“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總括楊村的美好景緻。江西屬多山丘陵地帶,雖不至於“地無三尺平”,但平原也並不多見。詩人此刻走上石橋,看到的不是陵嶺蜿蜒而是一片平川,炊煙裊裊,心中愜意暢然之感頓生,旅途疲憊也被這闊寥的景色盪滌一空。

  頷、頸兩聯對楊村加以具體描繪。“楊柳蔭中新酒店,蒲萄架下小漁船。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四句勾勒出一幅如詩如畫,似幻亦真的田園風光美景。綠綠的楊柳,紫色的葡萄,紅白相間的鮮花,金黃的麥田、蔚黃的天空,象是重彩渲染的民間年畫,色調對比十分鮮明。開闊的畫面,豐收的景象,令人陶然欲醉。並非詩人重筆渲染,大肆潑墨,而是純為白描勾勒,平鋪直敘。在頷聯中,詩人以導遊的身份向人們娓娓介紹,指點楊村景物。頸聯的“紅紅白白”,“碧碧黃黃”則是將詩句口語化,淺顯通俗,朗朗上口。正如陳與義所說:“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春日》)詩人沉迷於田園美景,讚美之詞脫口而出,這種不假修飾,隨意自然讚美反而更能顯出詩人溢於言表的喜悅之情,也就是在這種平淡自然的描述中,農家遠離塵囂、自足自樂的田園生活樂趣得以更深刻的體現。新酒店的開張,漁人無拘無束的生活,豐收的麥田,鮮魚美酒,多麼令人神往。畫面上並未出現人物,但詩人渲染的筆鋒,讓人感受到他們寧靜而幸福的生活。

  最後一聯寫自己的感想,他說了許多農村如何如何好的話,主要目的,就在於最後這一句話,以田園樂趣來反襯他不太想做官的思想。

  律詩講究起承轉合。一般來說,頷、頸聯之間需有“轉”的關係。而本詩頷、頸兩聯卻為並列關係。這便是詩人對“活法”的具體運用。楊萬里有意打破律詩格式的框架窠臼,力求變通,求新求活,以兩聯並列同去描繪色彩紛呈的生活畫面,從而使全詩意象更為豐滿充實,富有立體感,為詩人產生退隱之念作了鋪墊。的確,這般田園美景,如此生活樂趣,何必在仕途上奔波忙碌。大自然新茗一般的清新早將詩人追逐功名利祿的世俗之心滌除得乾乾淨淨。這便是《過楊村》於平淡之中透出的醇厚韻味。

參考資料:
1、葉桂剛,王貴元主編 .中國古代十大律詩精品賞析.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993.04 :第641-642頁
展開↧
詩文作者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又作“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楊萬里登進士第,歷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奉新縣、國子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開禧二年(1206年),楊萬里病逝,年八十。獲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4035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