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雉朝飛

愛情詩 孤獨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野田黃雀行
下一篇詩文: 贈何七判官昌浩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陽春三月,萬物生機勃勃,壟上青青的麥苗散發著春天的氣息,一隻白色的雄野雞帶著兩隻雌雞從田間飛起。
雌鳥的新羽毛剛剛長出,色彩鮮亮。我這個老而無妻的人看到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淒涼。
春風和煦,太陽暖洋洋的。
鳥兒們在河邊啄食,成熟的雄鳥們為求得配偶在互相爭鬥,脖子上的羽毛散落一地,還不肯罷休。
雌鳥也急切地鳴叫著,準備好好地犒勞自己未來的丈夫。
就連枯死的楊樹在春天都能生出嫩芽,為什麼單獨我一個人到了七十還一個人生活沒有伴偶。
這種滋味是管絃音樂、詩詞歌賦無法表達、無法排遣的,痛徹心扉,恐怕只有我死後化為灰燼,靈魂才能得以安息。

註釋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之為瑞鳥。
離褷:鳥的羽毛初生的樣子。
犢牧採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詩經》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徵。後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並流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獨淒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流長的古曲。
展開↧
詩文作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05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