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掃花遊·送春古江村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濃密的柳蔭把河橋遮藏,黃鶯在清靜的古臺舊苑中鳴囀,我曾多少次騎著駿馬到此處與你共度春光。還記得那次夜泊橋邊,很快便進入了溫柔之鄉。我的詞才顯得笨拙,只顧與你共飲清觴,共剪燈花,那一宵過得太快太匆忙。還記得與你嬉遊之處,青草鋪就的小路上留下你輕盈的腳步,兩舟相併,我與你盪漾於城南橫塘。
十年如夢,夢醒後倍覺淒涼,恰似那西湖上燕子飛去,人去樓空燕巢已荒。今日我重到葑門,百感交集,像從前一樣喚酒品嚐。急雨
拍打著溪面,岸上的落花輕狂。又見到幾隻烏鴉掠過霧雨蒼茫。而今又來到故人的樓上,還有誰能與我憑欄遠眺,指點芳草斜陽?

註釋
鶴江:松江之別派。葑(fēnɡ)門:唐蘇州吳縣城東門。
柳暝河橋:日暮時停舟於楊柳掩映的河橋之下。暝,日落黃昏之時。河橋,蘇州河上的小橋。
鶯晴臺苑:晴日登上鶯聲婉轉的蘇州臺苑。臺苑,指蘇州姑蘇臺的苑圃。
策:馬鞭。
蠟花:蠟燭的火花。
壺箭:古代的計時儀器。銅壺裝水滴漏,壺中有箭標識時辰。
凌波翠陌:與美人在岸上遨遊。凌波,女子步履輕盈貌。翠陌,長著青草的道路。
連棹橫塘:與美人在水上遨遊。棹,船槳,指船。橫塘,一個連一個的池塘。
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形容人去樓空如燕去巢荒。西湖吳館,作者經常住宿的地方。此處指佳人離去。
銀罌(yīnɡ):銀製的酒器。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作者自鶴江(白鶴溪)坐船去南宋都城臨安,途徑蘇州東城的葑門,並在此停泊。葑門外的溪流附近,是作者和他的蘇州去妾曾經居住,同遊之地,或許還是他們的定情之處,所以重經故地,喚起無限舊情,懷念之情無法自抑之中寫下了這首懷人詞。

參考資料:
1、陳祥耀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042-2043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據楊鐵夫《吳夢窗詞箋釋》,作者曾在蘇州與一歌姬同居,此詞為姬去後,作者重來蘇州覓去不得,回杭州時所作。詞的上闋寫過去蘇州時的歡樂;下闋寫重來蘇州不見故人之淒涼。詞韻響亮、飛揚,表現了作者急狂、蒼茫的失落無依之情。
展開↧
詩文作者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

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後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50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