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先兩國初忌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复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职旷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堕寇雠。

仰药早云遂,庶从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绝域,大期落淹流。

白华下玄发,碧苏生缁裘。

心口自相语,形影旁无俦。

空庭鬼火阒,天黑对牢愁。

鱼轩在何处,魂魄今安否。

儿女各北归,坟墓委南陬。

寒食雨凄凄,盂饭谁与投。

荆棘缠蔓草,狐兔缘荒丘。

长夜良寂寞,与我同幽幽。

我心亦劳止,我命实不犹。

昨夕梦堂上,乐昔欢绸缪。

觉来尚恍惚,血涕连衾禂。

晨兴一瓣香,痛如螫在头。

吾家白云下,万里同关忧。

遥怜弟与妹,几筵罗庶羞。

既伤母在殡,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为母谋。

三圣去已远。

穹垠莽洪流。

缅怀百世虑,白骨甘填沟。

冥冥先大夫,郁郁苍松楸。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望揚州
下一篇詩文: 新濟州
詩文作者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籤書寧海軍節度判官。鹹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100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