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生日謝朱約山和來韻

元丰五年正月日,洛中耆英佳话出。

当时韩公七十九,欢噱赓酬老吟笔。

伟然冠剑照孔鸾,鲐背鸠杖蒲轮安。

韩公而下文宽夫,相高以寿不以官。

洛尘已随流水急,云仍相逢松下石。

顾我行辈真我来,兼谟故事强安排。

约对青山共长久,醉歌要赛滁州守。

愿随后社著深衣,阑风伏雨从是非。

便令携樽西墅去,山花山鸟为歌舞。

招招瑶母来庭闱,拍手共笑偷桃儿。

吾山陂陀白云满,猿鹤司我北门管。

紫霞隔断鸡犬声,下有琥珀滋长龄。

向来福地七十二,此亦清高仙地位。

朝游崑崙暮崆峒,驾风鞭霆迎我公。

丹崖翠壁千万丈,与公上上上上上。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山中謾成柬劉方齋
下一篇詩文: 十二月二十日作
詩文作者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籤書寧海軍節度判官。鹹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100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