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南源莊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

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

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

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

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

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

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

成家傥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

攘攘天地间,万类歹好恶。

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

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南軒竹
下一篇詩文: 盆池
詩文作者
曾鞏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44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