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送吳秀才

一年过腊已十日,余日到春能有几。

春来远近不可问,冷碧先归在流水。

梅花向今独已繁,玉艳都占春风间。

草萌出土亦过寸,众芳次第挂清寒。

虚堂尽日对风影,我独此守青琅玕。

故人远来未一醉,车鞅欲去今谁攀。

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

连年礼部试多士,白羽舍置操榛菅。

君今忽忽负壮节,我赤春色羞衰颜。

况逢离别可奈何,忆人日老情日多。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送叔延判官
下一篇詩文: 送宣州杜都官
詩文作者
曾鞏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44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