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煌煌京洛行

齐讴且辍唱,吴趋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周文四战地,恃德不恃强。

叔世道虽微,灵源泻流长。

汉祖殪秦项,定都由子房。

马上得天下,继周焉敢当。

光武起白水,龙飞扫搀抢。

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冕旒正宸极,圭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劝耕桑。

诏书报臧马,玉关闭西羌。

周严播高风,卓鲁树甘棠。

廷无乳虎伏,邑有驯雉翔。

涓涓醴泉液,烨烨朱草芳。

继体更能贤,守成不逾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亲明堂。

辟雍养耆德,灵台观祲祥。

南宫画元勋,东观昭文章。

诗书母后训,淫侈蕃封防。

日年天再辟,四帝百重光。

倾昃自满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窃威柄,义士死道旁。

衅积千里草,祸成一星黄。

大命始不挚,余晖尚悠扬。

典午亦有初,言治称太康。

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萧墙。

兄弟相啖食,同气成豺狼。

金墉岂不固,清谈漫洋洋。

妖星入太极,胡雏登御床。

铜驼荆棘没,寝庙狐狸藏。

落日照西城,寒云归北邙。

辕无人行,伊洛广且长。

衰荣若旦暮,道德信金汤。

殷勤《京洛篇》,厥鉴不可忘。

補充糾錯
下一篇詩文: 楊柳枝詞
詩文作者
劉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60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