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浙东行人过江左,正值蕤宾之管吹轻葭。

阴气黯黕天地闭,仰面不见扶桑鸦。

谷风哀鸣灌木应,雨脚四垂如乱麻。

崩湍涌溜汩奔会,平地碾啮作臼洼。

使疑桑田变沧海,流汞荧眼无津涯。

菅茅披猖黄竹拜,蛙黾狼籍助喧哗。

满路青泥杂陨箨,局缩畏触蛭与蛇。

破瓦荒畦旧市井,荆榛秽奥巢麏?。

翠眉蝉鬓转蓬去,颓墙缺甃劫火閟。

善淫祸福不可料,韶艳夭阏令人嗟。

丛祠佛殿总销歇,但见木偶眠泥苴。

前度长洲绝短涧,舆从沾湿水没胯。

寒飔瑟透衣袖,虽有毡盖那能遮。

水边老鹳学人立,鹭鸶侍傍如小婐。

废田蔓草结旌旆,农夫尽化为虫沙。

布谷不知时事异,劝耕终日声查查。

晚来雨歇到泾县,只有蒿荻无人家。

县官趋迎入公廨,筋挛骨解肉半麻。

萧条破灶冷灰灺,饥童冻口张唅呀。

滹沱麦饭那能致,新丰酒醪何处赊。

古称悲歌可当哭,莫怪笑谑同儿哇。

夜深月出照庭树,鬼磷一似青莲华。

惊魂遁魄稍归舍,收入志虑无令邪。

愁愁晓雾子规叫,起坐更盼羲和车。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下一篇詩文: 讀史有感
詩文作者
劉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60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