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擢彼喬松

擢彼乔松,在彼丘阿。

岁莫凄风,飒为枯柯。

忧来伤心,云如之何。

瞻彼昊天,曷其有宜。

天降淫德,铺于下国。

稻粱黍稷,暨于螟。

不稼不穑,寇攘以食。

哀此下民,曷其有极。

心之忧矣,如烹如煎。

丧乱靡底,如渊如泉。

如彼奥草,孔蔓以延。

呜呼昊天,伊谁之愆。

有罻者罿,曷施于宇。

胡罾于林,觊彼鲂鱮。

小人所怃,君子所与。

弗询弗犹,曷其有愈。

君子不畏,乱日以炽。

君子不忧,乱日以悠。

正言谔谔,谄言诺诺。

欢言孔怡,丧乱所基。

邦家维车,庶民维舆。

庶僚维服,大臣维御。

慎尔驱驰,俾险作夷。

无然没没,无俾车偾。

无曰予知,民各有思。

无曰予圣,庶民孔竞。

无竞维德,四方之则。

无为回遹,以纵枉慝。

瞻彼高原,翳翳其云。

眄彼大水,浩矣无津。

嗷嗷飞雁,各念尔群。

哀我人斯,胡胥以沦。

莫高匪天,莫明匪日。

何纤勿冒,何昧勿晰。

维此圣人,庶民是葵。

维彼愚人,则各有谋。

原隰之瘁,夫妇云之。

闾巷之呻,君子闻之。

弗闻弗惟,则各有思。

式谤式詈,腑肠以离。

谷斯之秕,农以为殃。

匪鹰匪隼,曷云能翔。

维天有船,不可以航。

眷言顾之,心焉恻伤。

相彼茂草,飞鸟依之。

淠彼深渊,鲂鲤归之。

靡依靡归,胡能勿悲。

我有隐忧,人莫之知。

中途有棘,庶民伐之。

执讯弗笃,君子堲之。

不瞆不聋,孰填尔聪。

靡瞻靡顾,自贻伊瞽。

如彼沸鼎,无增尔薪。

无从尔言,以逖远人。

迩人营营,远人兢兢。

弗讹尔心,曷其有惩。

嗟尔君子,戒慎尔止。

靡谦不光,靡盈不毁。

维山有杞,维泽有芷。

庶民所履,维君子使。

陟彼高原,维风飗飗。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

忧来伤心,如焚如抽。

瞻仰昊天,曷其有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採蓮歌
下一篇詩文: 種懷香
詩文作者
劉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60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