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次韻奉和永叔謝王尚書惠牡丹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

昔时意气相凭陵,不问兴亡事栽插。

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

两都富贵不相殊,走马寻芳何合杂。

只闻年少竞争先,摘叶嗅花身更捷。

安知遗爱旧留守,驰献百葩光浥浥。

尚书最重欧阳公,盈盘分去蜂偷猎。

但能为乐饮醇酒,何必署名黄纸牒。

翰林职清文字稀,灴比外官烦应接。

曩公为花曾作谱,端相用意随蝴蝶。

拟王拟妃姚与魏,岁岁年年千万叶。

独将颜色定高低,绿珠虽美犹为妾。

从来鉴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

旧品既著新品增,偏恶忌芽须打拉。

尝忆同朋有七人,每失一人泪缘睫。

唯我与公今且存,无复名园共携榼。

公因尚书戴红紫,白发欺公生匼匝。

磨墨挥亮兴不衰,作诗坐使刘曹怯。

副本能传幸一观,口诵舌摇徒嗫嗫。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慈姥磯下
詩文作者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

292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