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

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

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

後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

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觞嘉宾,赋笔速鹰翮。

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无百金易。

借从怀袖归,诵玩废朝夕。

譬如游国都,惝怳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

岂比夸受降,甲斋熊耳积。

重见元和风,珠玉敌海舶。

自惭寒饿为,何张空避席。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懷悲
下一篇詩文: 幾道隰州判官
詩文作者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

292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