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

我诚官局冷,终日事靡括。

每耽古人书,似与世俗阔。

同道三四人,来过慰饥渴。

迭相陈语言,曾未厌刀呾。

自中将过晡,留饭具麄粝。

薄酒继以斟,不觉寒日没。

愚妻方罢沐,供饭愧仓卒。

冻婢昧煎和,亲调首忘佛。

每食各惊顾,谁谓不黔突。

倦仆暖吾薪,饥马饱吾秣。

马无归嘶声,仆有颜色活。

安稳不知疲,明釭仍为拨。

醉言实无次,曾未穷本末。

诸君竞相先,出口论莫夺。

复云天地间,此能有几达。

我闻颜汗下,恐後谤难遏。

其间常有言,但未见疵齾。

终当轻有若,悔目已屡{左目右必}。

信哉群玉林,岂得依朽卉。

吾心为之然,收舌如断割。

寄音谢豪俊,兹蕴只圭撮。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逢曾子固
詩文作者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

292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