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
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南有鹏若鴞,嶮有石若锯。
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
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
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
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
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
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
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
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
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
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