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於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环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慈姥山石崖上竹鞭
下一篇詩文: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詩文作者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

292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