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成〕
束带趋承明。
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蚪。
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
当是(一作御)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
高文有风雅。
忽佐江上州。
当自浔阳下。
逆旅到三湘。
长途应百舍。
香炉远峰出。
石镜澄湖泻。
董奉杏成林。
陶潜菊盈把。
范蠡长好之。
庐山我心也。
送君思远道。
欲以数行洒。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