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三楚冰生漪,银台春梦归心驰。
莫言上水百丈苦,淮渚东风一月期。
都城经春雪蔽地,百花不放须君至。
清晨一纸国门书,走马蓬壶下直初。
保康桥头灯照夜,我马鸣嘶向君马。
得君岂但官局同,卜邻况近南城下。
文词翊善知名久,丈人令德于公后。
同年廖李芸省郎,吴门隐尉身姓张。
平时花发值此客,随分东墙有春色。
宫壶赐酒玉流卮,请君但作留春诗,
人生身外安所知。为君借舞杜廷尉。
对花有酒那不醉。
春回三楚冰生漪,银台春梦归心驰。
莫言上水百丈苦,淮渚东风一月期。
都城经春雪蔽地,百花不放须君至。
清晨一纸国门书,走马蓬壶下直初。
保康桥头灯照夜,我马鸣嘶向君马。
得君岂但官局同,卜邻况近南城下。
文词翊善知名久,丈人令德于公后。
同年廖李芸省郎,吴门隐尉身姓张。
平时花发值此客,随分东墙有春色。
宫壶赐酒玉流卮,请君但作留春诗,
人生身外安所知。为君借舞杜廷尉。
对花有酒那不醉。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