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

或歌诗,或语句,

丁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

击玉敲金响千古。争奈迷人逐境留,

却将言相寻名数。真如实相本无言,

无下无高无有边。非色非空非二体,

十方尘刹一轮圆。正定何曾分语默,

取不得兮舍不得。但於诸相不留心,

即是如来真轨则。为除妄相将真对,

妄若不生真亦晦。能知真妄两俱非,

方得真心无罣碍。无罣碍兮能自在,

一悟顿消穷劫罪。不施功力证菩提,

从此永离生死海。吾师近而言语畅,

留在世间为榜样。昨宵被我唤将来,

把鼻孔穿放杖上。问他第一义如何,

却道有言皆是谤。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無心頌
下一篇詩文: 火記六百篇
詩文作者
張伯端
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於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後著書立說,傳道天下。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飛昇前留有《尸解頌》一首:“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通融”。

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

13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