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