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無題
下一篇詩文: 夜坐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寂靜的前庭空無一人,只有秋月仍舊明亮,夜霜還未落下秋氣已先清冷、蕭瑟。
梧桐樹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僅剩的幾片樹葉迎著秋風卻仍在颯颯作響。

註釋
夜坐:夜間月下獨坐,在思考人生。
庭戶:庭院。
夜霜欲落:古人認為霜是從天上降落的。清:清冷、蕭瑟。
真:一作“直”。甘:甘心。衰謝:衰落凋零。
尚:還,仍。

參考資料:

1、周春玲.兒童熟讀古詩300首 下.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2004.01:20

2、陶文鵬.宋詩精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397

3、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唐宋詩.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03:314

4、盧盛江.中國古典詩詞曲選粹 宋詩卷 上:黃山書社,2017.05:280-281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這首詩是張耒晚年的作品,創作時間大約在崇寧(1102-1106)末期。張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卻十分坎坷,晚年罷官後,投閒困苦,卻口不言貧,這首詩就表現了他剛毅而超脫的性格。

參考資料:

1、盧盛江.中國古典詩詞曲選粹 宋詩卷 上:黃山書社,2017.05:280-281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歷代名詩鑑賞 宋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08:160-161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首七絕是秋夜即景詠懷詩,詩人透過詠不甘凋零的梧桐來寄託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寫庭院無人,月色光明,夜霜將降,空氣清冷,不但點明瞭時令,渲染了氛圍的沉寂悽清,而且烘托出詩人“夜坐”時孤寂的心境。後兩句筆鋒振起,讚美庭院中不甘凋敗衰謝的梧桐,其中一個“真”字充滿了詩人無限欽佩之情。結句具體地描繪出梧桐秋殘之葉迎風抖擻的姿態。小詩寄寓了詩人不甘寂寞、積極人世、老而彌堅的自強精神,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好詩。此詩用詞淺顯平易卻寓意深切。

  “庭戶無人秋月明”,緊扣詩題“夜坐”二字,交代了環境。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難以成眠,獨坐月下,把自己融進了靜謐而優美的自然之中。“秋月明”三字,乍看似陶淵明“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的明澈淡遠之境,可是韻味迥然不同。“庭戶無人”四字,將月色襯托得孤冷寒冽,使秋景變得蕭瑟清寒。

  “夜霜欲落氣先清”,使人驚歎詩人對大自然觀察、描繪的細膩與準確。清秋之夜,霜霧並不是驟然降臨,它常常是隨著月轉星移而逐漸顯現,所以詩人用了一個“欲”字。氣清才顯月明,月明益見氣清,兩者互為因果。此句與上句所構成的境界,使月與人離得更近了。明月近人,才更能逗引詩人心馳神往。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兩句是寫這時,詩人獨坐室內,靜聽秋聲,不免神馳千里,情騖八極。他從稀稀落落的桐葉聲中,聽出了剛強的抗爭精神、強烈的生命力,從而心靈受到震動,被帶進了對人生哲理深邃而渺遠的思考之中。當霜風悽緊之時,幾葉寒桐迎風抖動,錚錚有聲,多麼扣入心絃。“尚”字緊扣上句而來,表明這數片寒葉在寒風中仍不甘心凋零,同時還暗示詩人內心的倔強之態。《文心雕龍·明詩》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詩人此時聞聲興感,情懷發於不自覺,正是思與境諧的天然妙合。

  嚴羽《滄浪詩話》在講到詩的好處時曾標舉“言有盡而意無窮” ,《李杜詩緯》也說:“詩貴意,意貴遠不貴近”,張耒的這首詩就有意境深遠的妙處。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歷代名詩鑑賞 宋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08:160-161
展開↧
詩文作者
張耒
張耒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生於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歿於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

他是宋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士之一。“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遊》、《風流子》等。《少年遊》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趙萬里輯本。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

223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