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霆冥冥日月蔽,帝遣真龙下人世。
降精神马育天驹,足蹑奔风动千里。
萧条寄产大宛城,我非尔乘徒尔生。
小羌杂种漫羁绁,枥上秋风时一鸣。
万里名闻汉天子,内府铸金求騄駬。
将军受诏玉关开,灵旗西指宛王死。
天马出城天驷惊,寒沙飒飒边风生。
执驱校尉再拜驭,护羌使者清途迎。
骐驎殿下瞻天表,天质龙姿自相照。
翠蕤黄屋两逦迤,玉镫金鞍相炫耀。
东游封祀被和銮,甲子北来巡朔边。
展才自觉逢时乐,致远不知行路难。
物生从类如有神,地无远近终相亲。
君不见莘野磻溪耕钓叟,一朝吐气佐明君。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生於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歿於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
他是宋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士之一。“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遊》、《風流子》等。《少年遊》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趙萬里輯本。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