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一片孤飞雪,风急身轻飞不歇。
谁将翠袖遮得归,十斛明珠换与谁。
金龟贵客迎将去,玉作辎軿载尘雾。
人间不解桃李心,独与琵琶自相语。
主人白头情不亲,朱楼夜锁梨花春。
愿同花落寄流水,飘出朱门随路尘。
长恐此生空已矣,从此失身轻薄子。
人生但乐两知心,谁是琼瑶孰泥滓。
莺惊中弹花辞树,蝶散蜂惊春日暮。
风光不断流水长,不知片雪今何处。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生於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歿於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
他是宋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士之一。“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遊》、《風流子》等。《少年遊》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趙萬里輯本。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