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戊午元日二首

春節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浯溪二首
下一篇詩文: 戊午元日二首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河清易俟鬢難玄:等黃河變清雖是不易之事,但是白色鬢髮重新變黑卻更是難上加難。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左傳·襄公八年》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杜預注:“言人壽促而河清遲”。後因以“河清難俟”比喻時日久難待。這裡反其意用之。
耄(mào)齒:年老高齡。
鳩杖:杖頭刻有鳩形的柺杖。傳說劉邦與項羽戰,敗於京、索,遁藂(cóng,古同“叢”,聚集)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正鳴其上,追者以鳥在無人,遂去,後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以賜老者。《新唐書·玄宗紀》:“丁酉,宴京師侍老於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此句即不服老之意。
瞽(gŭ)言:不明事理之言。還如“瞽見”、“瞽論”。此為作者自謙。瞽,昏昧。《論語·季氏》:“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磻溪:周呂尚的別稱。傳說呂尚未遇文王之前,曾在磻溪垂釣,故以借指。
淇澳:原義是淇河的曲岸,此指衛武公。《詩經·衛風·淇奧》序曰:“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於周。”因而,淇澳(同淇奧)即成了衛武公的代名詞。
香山:即白居易,晚年隱居後號香山居士。
疎:同“疏”,鬆懈,疏遠。
黃麾仗:此指權貴。《金史·志第九十六·儀衛一》:“宋初,因唐、五代之舊,講究修葺,尤為詳備。其殿庭之儀,則有黃麾大仗、黃麾半仗、黃麾角仗、黃麾細仗。凡正旦、冬至及五月一日大朝會,大慶、冊、受賀、受朝,則設大仗;月朔視朝,則設半仗;外國使來,則設角仗;發冊授寶,則設細仗。其鹵簿之等有四:一曰大駕,郊祀大饗用之;二曰法駕,方澤、明堂、宗廟、籍田用之;三曰小駕,朝陵、封祀、奏謝用之;四曰黃麾仗,親征、省方還京用之。”
烏角巾: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頭巾,常為隱士所戴。
菱照:照鏡子。菱:即古代菱花鏡的簡稱。古時銅鏡多為六角形或者背面刻有菱花,名菱花鏡。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兩首詩是作者在戊午年正月初一所作。

  第一首詩首聯和頷聯寫光陰似箭,不知不覺自己年事已高,與孔子和周瑜相比,感慨自己虛度年華,無所成就。頸聯寫自己雖已屆耄耋之年,卻仍為為國家大事在君王面前獻計獻策。尾聯言志,寫自己雖不敢以呂尚和衛武公自比,但也要向白居易學習。

  第二首詩歌首聯寫自己年老多病,疏遠國事。頷聯寫眾多公卿趨向皇權,很少看重被君王疏遠的人。頸聯寫作者攬鏡自照,發覺歲月無情,自己已到暮年。尾聯寫兒孫們對自己身體和詩歌的誇讚。
展開↧
詩文作者
劉克莊
劉克莊

劉克莊(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詩人、詞人、詩論家。

初為靖安主簿,後長期遊幕於江、浙、閩、廣等地。詩屬江湖詩派,作品數量豐富,內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學晚唐體,晚年詩風趨向江西詩派。詞深受辛棄疾影響,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議論化傾向也較突出。

作品收錄在《後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燦《劉克莊年譜》對其行跡有較詳細考證,侯體健《劉克莊的文學世界》展現了其文學創作各個方面,探索精微。

4805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