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檢近稿偶志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

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见道羌孰能,

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

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霑或苦潦。踟蹰复望睛。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

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

茅簷艰苦状,仿佛常共赓。

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

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征。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雨花臺
下一篇詩文: 讀項羽紀
詩文作者
乾隆
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曆在位期間,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乾隆帝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19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