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楚二·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原文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献其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 :“寡人之得求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令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

  子良出,昭常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于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子良见寡人曰:‘不可不与也,与而复攻之。’常见寡人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鲤见寡人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也,臣请索救于秦。’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譯文

  楚襄王做太子時,在齊國做人質。他父親懷王死了,太子便向齊王提出要回楚國去,齊王不許,說:“你要給我割讓東地500裡,我才放你回去;否則,不放你回去。”太子說:“我有個師傅,讓我找他問一問。”太子的師傅慎子說:“您答應給齊國割讓東地500裡吧。土地是為了安身的,因為愛地,而不為父親送葬,這是不道義的。所以,我說獻地對你有利。”太子便答覆齊王,說:“我敬獻出東地500裡。”齊王這才放太子回國。

  太子回到楚國,即位為王。齊國派了使車50輛,來楚國索取東地500裡。楚王告訴慎子,說:“齊國派使臣來索取東地,該怎麼辦呢?”慎子說“大王明天召見群臣,讓大家來想辦法吧。”

  於是,上柱國子良來拜見楚王,楚王說:“我能夠回到楚國來辦父親的喪事,又能和群臣再次見面,使國家恢復正常,是因為我答應了給齊國割讓東地500裡。現在齊國派使臣辦理交接手續,這可怎麼辦呢?”子良說:“大王不能不給,您說話一字千金,既然親口答應了萬乘的強齊,卻又不肯割地,這就失去了信用,將來您很難和諸侯各國談判結盟。應該先答應給齊國割讓東地,然後再出兵攻打齊國。割地,是守信用;攻齊,是不示弱。所以我覺得應該割地。”

  子良出朝後,昭常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派了使臣來,要求割讓東地500裡,該如何辦呢?”昭常說:“不能給。所謂萬乘大國,是因為土地的廣博才成為萬乘大國的。。如果要割讓東地500裡,這是割讓了東國的一半啊!這樣楚國雖有萬乘之名,卻無萬乘之實了。所以我說不能給,我願堅守東地。”

  昭常出朝後,景鯉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派了使臣來,要求割讓東地500裡,該怎麼辦呢?”景鯉說:“不能給。不過,楚國不能單獨守住東地,大王說話一字千金,既然親口答應了強齊,而又不給割地,這就在諸侯而前違背了大義。楚國既然不能單獨守住東地,我願去求救於秦國。”

  景鯉出朝後,太子的師傅慎子進去。楚王把三個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訴了慎子,說:“子良說‘不能不給,給了以後再出兵去進攻齊國’。昭常說‘不能給,我願去守衛東地。’景鯉說:‘不能給,既然楚國不能單獨守住東地,我願意去求救於秦國。’我不知道他們三個人出的主意,到底採用誰的好?”慎子回答說:“大王都採用。”楚王怒容滿面地說:“這是什麼意思?”

  慎子說:“請讓我說出我的道理,大王將會知道確實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子良帶上兵車50輛,到齊國去進獻東地500裡;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為大司馬,要他去守衛東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鯉帶領戰車50輛,往西去秦國求救。”楚王說:“好”。於是派子良到齊國去獻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為大司馬,要他去守衛東地;還派遣景鯉去秦國求救。

  子良到了齊國,齊國派武裝來接受東地。昭常回答齊國使臣說:“我是主管東地的大司馬,要與東地共存亡,我已動員了從小孩到60歲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萬人,雖然我們的鎧甲破舊,武器魯鈍,但願意奉陪到底。”齊王對子良說:“您來獻地,昭常卻守衛東地,這是怎麼回事呢?”子良說:“我是受了敝國大王之命來進獻東地的。昭常守衛東地,這是他假傳王命,大王可以去進攻他。”齊王於是大舉進攻東地,討伐昭常。當大軍還未到達東地邊界時,秦國已經派了50萬大軍進逼齊國的西境,說:“你們扣押了楚太子,不讓回國,這是不講仁道;又想搶奪楚國東地500裡,這是不講正義。你們如果收兵則罷;不然,我們等著決戰一場。”

  齊王聽了害怕,就請求子良去告訴楚國,兩國講和。又派人出使秦國,宣告不進攻楚國,從而解除了齊國的戰禍。楚國不用一兵一卒,竟確保了東地的安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