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táo huā
藥材名稱 | 地桃花 |
藥材拼音 | dì táo huā |
藥材別名 | 肖梵天花 |
英文名稱 | rose mallow root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藥用部分 | 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L.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 | 直立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被星狀毛。葉互生;下部葉心臟形或近圓形,上部葉橢圓形或近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掌狀網脈,葉背中脈基部有明顯的腺體。花單生葉腋或稍叢生,副萼5裂,花萼5裂,表面均被毛;花瓣5,粉紅色,呈橢圓形;雄蕊多數,合生,花絲連成管狀,花葯紫紅色。蒴果扁球形,密生鉤狀刺毛。花期5~ 12月;果期6月至次年1月。 |
產地分佈 | 生於山野、路邊、荒坡、乾旱曠地,喜溫暖溼潤環境。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
採收加工 | 根全年採收,全草秋季採收。 |
藥材性狀 | 根圓柱形,略彎曲,支根少數,上生多數鬚根,表面淡黃色,具縱皺紋;質硬,斷面呈破裂狀。莖灰綠色至暗綠色,具粗淺的縱紋,密被星狀毛和柔毛,上部嫩枝具數條縱稜;質硬,木部斷面不平,皮部富纖維,難以折斷。葉多捲曲,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密被短柔毛和星狀毛,掌狀網脈,下面突出,葉腋有宿存的副萼。 |
性味歸經 | 性微寒,味甘、淡。歸脾經、肺經。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去溼止痢、祛風止痛。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30~ 60克,煎服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治療感冒發熱、風溼痺痛、痢疾、水腫、淋病、白帶、吐血、癰腫、外傷出血。虛寒者忌服。 |
藥理研究 | 清熱解毒:地桃花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病症,如口腔潰瘍、喉炎、癰瘡等。 利尿通便:地桃花能促進尿液的排出,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水腫、尿少、便秘等症狀。 抗菌消炎:地桃花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夠抗菌消炎,適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抗氧化:地桃花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對機體的損傷。 抗腫瘤:地桃花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
化學成分 | 全草含酚性成分、氨基酸、甾醇。莖皮含戊聚糖21.92%、木質素6.87%。種子含油13%~14%。 |
使用禁忌 | 脾胃虛寒者禁服。 |
配伍藥方 | 地桃花+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癰瘡腫毒、痔瘡等症狀。 地桃花+黃芩: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適用於溼熱引起的口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地桃花+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適用於溼熱引起的痰多、口舌生瘡等症狀。 地桃花+葫蘆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適用於溼熱引起的水腫、尿少等症狀。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