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藁本

gǎo běn

藁本
藁本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藁本
藥材拼音 gǎo běn
藥材別名 西芎、香藁本、秦芎
英文名稱 Ligustici Rhizoma Et Radix
功效分類 辛溫解表藥
藥用部分 傘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根莖及根。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根莖呈不規則的團塊,有多數鬚根。莖直立,中空,表面有縱稜。基生葉三角形,2回奇數羽狀全裂,最終裂片3~4對,卵形,上面沿脈有乳頭狀突起,邊緣有不整齊羽狀深裂;莖上部葉具擴充套件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具乳頭狀粗毛;總苞片和小總苞片線形或分裂;傘幅15~22,不等長;花梗20;花小,白色。雙懸果寬卵形,無毛,分果具5稜。花期7~8月,果期9~11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地草叢中。分佈於河南、陝西、甘肅、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莖葉枯萎或次春出苗時採挖,除去泥沙,曬乾或烘乾。
藥材性狀 不規則結節狀圓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長3~10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縱皺紋,上側殘留數個凹陷的圓形莖基,下側有多數點狀突起的根痕及殘根。體輕,質較硬,易折斷,斷面黃色或黃白色,纖維狀。氣濃香,味辛、苦、微麻。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歸膀胱經。
功效作用 散寒、除溼、止痛。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風寒感冒、巔頂疼痛、風溼肢節痺痛。
藥理研究 水提物或醇提物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同時還能直接擴張血管,對抗乙醯膽鹼所致腸肌興奮,明顯降低離體兔子宮張力,並能對抗催產素對子宮的興奮作用。藥理實驗表明,有顯著的鎮靜、鎮痛、解熱和降溫等中樞抑制作用。還有抗炎;抑制平滑肌;提高耐缺氧能力;具有抑菌、抗肝損害、抗早孕、抗氧化等作用。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0.3%~0.65%,其中新蛇床內酯含量最高,佔25.57%。另含阿魏酸、香橙烯、乙酸龍腦酯、α-蒎烯、β-蒎烯、藁本內酯、洋川芎內酯A、洋川芎內酯G、洋川芎內酯H、洋川芎內酯Ⅰ、3-亞丁基苯酞等成分。
使用禁忌 陰血虛、肝陽亢及溫熱證頭痛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一切風,偏、正頭痛,鼻塞腦悶,大解傷寒及頭風,遍身瘡癬,手足頑麻:川芎、細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為末,每藥120克,入煅石膏末1斤,水和為丸,每30克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後薄荷茶嚼下。(《普濟方》白龍丸) ②治風溼關節痛:藁本9克,蒼朮9克,防風9克,牛膝12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③治大人小兒乾白頭屑:用藁本、白芷等分為末,夜擦旦梳,垢自去也。(《便民本草匯言小集》) ④治小兒疥癬:藁本煎湯浴之及用浣衣。(《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⑤治大實心痛,大便已利:藁本15克,蒼朮30克。上為粗末。每服30克,水二盞,煎至一盞,溫酒服。
上一味中藥材: 蒼耳子
下一味中藥材: 蔥白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