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

千斤拔
千斤拔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千斤拔
藥材拼音 qiān jīn bá
藥材別名 金雞落地、大力黃、千金墜
英文名稱 philippine flemingia root
功效分類 祛風溼強筋骨藥
藥用部分 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rostrata Roxb.的乾燥根。
(動)植物形態 直立或平臥半灌木。幼枝有稜角,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被長茸毛;托葉2片,三角狀,具疏茸毛,三出複葉,頂生小葉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圓形,上面有疏短柔毛,下面密生柔毛,側生小葉基部斜,基出脈3條,葉柄有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萼齒5,披針形,下面1個較長,密生白色長硬毛,有密集的腺點,花冠紫色,稍長於萼,旗瓣橢圓形,基部變狹,無明顯的爪,雄蕊10,二體,子房有毛。莢果長圓形,有黃色短柔毛。種子2顆,圓球形,黑色。花期10~11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坡草叢中。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採收加工 秋後採挖,洗淨,切段,曬乾。
藥材性狀 根長圓柱形,上粗下漸細,極少分枝,長30~70厘米,上部直徑1~2厘米。表面棕黃色、灰黃色至棕褐色,有稍突起的橫長皮孔及細皺紋,近頂部常成圓肩膀狀,下半部間見鬚根痕;栓皮薄,鮮時易刮離,颳去栓皮可見棕紅色或棕褐色皮部。質堅韌,不易折斷。橫切面皮部棕紅色,木部寬廣,淡黃白色,有細微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甘、澀。以根條粗長、除淨蘆莖及鬚根、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微澀。歸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祛風除溼,強筋壯骨,活血解毒。屬殺祛風溼藥下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主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四肢痿軟,跌打損傷,咽喉腫痛。
藥理研究 抗炎作用:千斤拔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龍膽苷、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千斤拔提取物可以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並對一些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抗氧化作用:千斤拔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損傷,並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抗腫瘤作用。 免疫調節作用:研究發現,千斤拔提取物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和數量,提高機體對感染和腫瘤的抵抗能力。這可能與千斤拔中的多種活性成分以及對免疫相關訊號通路的調控有關。 抗腫瘤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千斤拔提取物具有抗腫瘤活性。其中,千斤拔中的某些成分能夠干擾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和轉移過程,並改善化療藥物的療效。然而,目前關於千斤拔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還相對較少,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臨床驗證。
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類化合物,其中有蔓性千斤拔素C、蔓性千斤拔素D、千斤拔素、羽扇豆醇、β-谷固醇等。
使用禁忌 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千斤拔30克,半楓荷15克,水煎服。(《香港中草藥》) ②治坐骨神經痛:蔓性千斤拔根、肖梵天花根各30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產後腰膝痛:蔓性千斤拔根30克,茜草、威靈仙各9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勞倦乏力:蔓性千斤拔根15克,稱星樹(梅葉冬青)30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⑤治跌打損傷:千斤拔20~30克。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藥》1957,(10)
上一味中藥材: 千年健
下一味中藥材: 金錢白花蛇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