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蘆薈

lú huì

蘆薈
蘆薈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蘆薈
藥材拼音 lú huì
藥材別名 奴薈、透明蘆薈、象膽、盧會、訥會、奴會、勞偉
英文名稱 aloe
功效分類 攻下藥
藥用部分 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er.的葉汁濃縮乾燥物。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肉質草本。莖極短。葉簇生於莖頂,近於直立,肥厚多汁;葉片呈狹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寬闊,粉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花莖單生或稍分枝;總狀花序疏散,位於花序下部的花下垂,黃色或有赤色斑點;花被管狀,先端6裂,裂片稍外彎;雄蕊6枚,花葯“丁”字形著生;雌蕊1枚,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蒴果,三角形,室背開裂。
產地分佈 原產於非洲北部,目前,在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廣泛栽培;美國大量種植。我國南部部分地區有引種栽培。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自基部割取葉片,收集流出的液汁於容器中,蒸發濃縮至適當的濃度,任其逐漸冷卻凝固,即得。
藥材性狀 不規則塊狀,常破碎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紅褐色或深褐色,無光澤。體輕,質硬,不易破碎,斷面粗糙或顯麻紋。富吸溼性。有特殊臭氣,味極苦。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大腸經、胃經、肝經。
功效作用 清肝熱、通便、殺蟲療疳。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攻下藥。
臨床應用 用量2~5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用治便秘、小兒疳積、驚風;外治溼癬。
藥理研究 具有致瀉、抗菌、抗腫瘤作用,能延長肉瘤小鼠生存期;具有保肝功能和抗胃損傷作用,使用後腸腔水分增加導致腹瀉;具有治療組織損傷作用,對面板有防護作用;可刺激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等;能促進傷口癒合、抗炎並能增強免疫。
化學成分 主要含蘆薈大黃素苷、異蘆薈大黃素苷、蘆薈苦素、月桂酸、蘆薈寧等成分。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凡幾脾胃虛寒作瀉及不思食者禁用。
配伍藥方 ①治癬瘡:蘆薈、大黃為末敷之。(《丹溪治法心要》) ②治大便不通:蘆薈(研細)21克,硃砂(研如飛面)15克,滴好酒和丸,每服9克,酒吞。(《本草經疏》) ③治慢性肝炎活動期、肝原性低熱:蘆薈、胡黃連各1.5克,黃柏3克。水泛為丸,每次吞服3克,每日2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④治腦壅頭痛:蘆薈(研)、龍腦(研)、瓜蒂(搗)、滑石(研)。上四味,等分為末。每用一豆許,吹之神驗。(《聖濟總錄》吹鼻散) ⑤治小兒疳,殺蟲:蘆薈、蕪荑、木香、鶴蝨各15克。上為末。水浸炊餅,丸如黃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普濟方》蘆薈丸)
上一味中藥材: 芒硝
下一味中藥材: 雞爪大黃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