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西番蓮

xī fān lián

西番蓮
西番蓮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西番蓮
藥材拼音 xī fān lián
藥材別名 王蕊花、轉心蓮、龍珠菜
英文名稱 passion flower
功效分類 活血止痛藥
藥用部分 西番蓮科植物西番蓮Passillora caerulea L.的乾燥全草。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質藤本。莖圓柱形,略具稜槽,有多數分枝,老枝常帶紫紅色;卷鬚腋生,長13~17厘米。葉互生;葉柄長2~3厘米;中部散生2~6個小腺體;托葉較大,腎形,抱莖;葉掌狀5深裂,長5~7厘米,寬6~8厘米,裂片長橢圓形,中央的較大,兩側的略小,全緣。單花腋生,花大,直徑6~10厘米,淡綠色;苞片3,寬卵形,萼片5,背面近先端有一角狀物;花瓣5,長圓狀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副花冠裂片3輪,絲狀,白色,上下兩端帶藍色或紫紅色;內花冠流蘇狀,紫紅色,其下具花盤;雄蕊5,花絲基部與子房柄合生;子房卵圓形,花柱3,紫紅色。漿果卵形或近球形,熟時黃色。種子多數,有紅色假種皮。花期5~7月。
產地分佈 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有引種栽培。
採收加工 夏、秋季地上部生長茂盛時採全草,曬乾。
藥材性狀 一種多年生常綠攀緣木質藤本植物。其莖呈圓柱形且有稜角,沒有毛。葉子薄如紙,心形,無毛。花呈傘形,花朵較大,為淡綠色。果實近圓球形,熟時橙黃色或黃色。種子數量多,呈倒心形。
性味歸經 性溫,味苦。無歸經。
功效作用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15~20克。外用:鮮品適量,搗敷。主治感冒頭痛,鼻塞流涕,風溼關節痛,疝痛,痛經,神經痛,失眠,下痢,骨折。
藥理研究 有促進放鬆和睡眠的作用,對於因緊張引起的失眠、頭痛、肌肉疼痛有很好療效,臨床上用於治療睡眠失調和焦慮不安;對防治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胃病有很好的療效。還可以用於治療癱瘓和心臟病。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含白楊素、苯並二氮雜類化合物、紐西蘭雞蛋果氰苷B-4-硫酸酯、牡荊素、導葒草素、芹菜素-8-C-雙葡萄糖苷、焦性兒茶酚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 ①治外感風熱咳嗽:西番蓮莖葉、壩子花、枇杷葉各9克。煎水服。(《西昌中草藥》) ②治狂症(精神失常):西番蓮根15~25克,燉豬心(內加硃砂1克)1個吃。(《貴州草藥》) ③治失眠:西番蓮果實15克,仙鶴草30克。煨水服。(《貴州草藥》) ④治經來腹痛:西番蓮果1~2個,白薇根10克,泡酒服。(《貴州草藥》) ⑤治痢疾腹痛:西番蓮根、拳參各10克。煨水服。(《貴州草藥》) ⑥治骨折:西番蓮根15克,枇杷葉30克,水冬瓜根皮、續斷根各15克。搗絨調酒,包敷患處。(《貴州草藥》)
上一味中藥材: 陸英
下一味中藥材: 瓜子金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