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漢桃葉

hàn táo yè

漢桃葉
漢桃葉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漢桃葉
藥材拼音 hàn táo yè
藥材別名 七葉蓮、七葉藤、七加皮
英文名稱 Schefflera kwangsiensis
功效分類 活血止痛藥
藥用部分 五加科植物廣西鵝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 ex Li.的帶葉莖枝。
(動)植物形態 常綠藤狀灌木,全株有香氣。莖綠色,有細縱紋,光滑無毛。葉互生,掌狀複葉,小葉通常7枚;托葉在葉柄基部與葉柄合生,顯著;小葉片長卵形,先端尾尖,基部圓形,全緣,革質,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網脈明顯。傘形花序整合圓錐花序,頂生;花青白色,萼5齒裂;花瓣5,分離,卵形;雄蕊5枚。漿果球形,成熟時黃紅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谷或陰溼的疏林中。分佈於貴州、廣西、廣東、浙江等地。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或烘乾。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常斜切成厚片或段,長1~3厘米,直徑0.4~3厘米。表面灰白色至淡黃棕色,具縱皺紋及點狀皮孔,有時可見環狀托葉痕,栓皮常呈片狀脫落。質堅實而稍輕,斷面黃白色,皮部薄,木部寬廣,緻密,放射狀紋理明顯,髓部疏鬆或空洞狀。葉切碎或完整。小葉片革質,完整者長圓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並稍向下反捲。上表麵灰綠色或灰棕色,下表面色略淡,中脈及羽狀側脈向上、下凸出。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 性溫。味微苦、澀。歸肝經、脾經、胃經。
功效作用 祛風止痛、舒筋活絡。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患處。用治三叉神經痛、神經性頭痛、坐骨神經痛、風溼關節痛、胃痛、腸和膽道疼痛、跌打骨折及外傷出血等。臨床上用於治療各種型別的疼痛以及神經性疼痛均有一定效果。此外,注射液作耳穴注射麻醉,用於口腔科拔牙、頜骨囊腫切除術均收到較滿意的麻醉效果。
藥理研究 主要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扭傷、挫傷等各種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同時,對於血瘀導致的其他疾病,漢桃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另外,漢桃葉還可以祛風除溼,對於風溼痺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化學成分 含黏液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蘋果酸、酒石酸等有機酸類。
使用禁忌 孕婦忌用或慎用。忌吃魚肉、鵝肉、西洋鴨肉。
配伍藥方 漢桃葉、白芍、全蠍、蜈蚣等可以配伍,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 漢桃葉、全蠍、蜈蚣、桂枝等可以配伍,用於治療腰腿疼痛。
上一味中藥材: 紅魚眼
下一味中藥材: 鐵包金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