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桃仁

táo rén

桃仁
桃仁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桃仁
藥材拼音 táo rén
藥材別名 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英文名稱 peach kernel
功效分類 活血調經藥
藥用部分 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的成熟種子。
(動)植物形態 落葉小喬木,高3~8米。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具線狀托葉1對;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8~1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花單生,先葉開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紅色,稀白色;雄蕊多數,短於花瓣;心皮1,稀2,有毛。核果肉質,多汁,心狀卵形至橢圓形,一側有縱溝,表面具短柔毛;果核堅硬,木質,扁卵圓形,頂端漸尖,表面具不規則的深槽及窩孔。種子1粒。花期3~4月,果期5~9月。
產地分佈 生於較溫溼的肥沃土壤中,多栽培於平地或丘陵地帶。主產於四川、陝西、河北等地。
採收加工 果實成熟後收集果核,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乾。
藥材性狀 扁長卵形,長1.2~1.8厘米,寬0.8~1.2厘米,厚0.2~0.4厘米。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密佈顆粒狀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一端鈍圓而偏斜,邊緣較薄。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有顏色略深、不甚明顯的合點,自合點處散出多數縱向維管束。種皮薄,子葉2,類白色,富油質。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平,味苦、甘。歸心經、肝經、大腸經。
功效作用 活血祛痰、潤腸通便。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用治經閉、痛經、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
藥理研究 毒性試驗發現本品無毒性。具有抗凝血、抗直栓、改善血流、抗炎、鎮痛和抗過敏等作用。並能止咳、平喘,對肺結核有一定療效。還有驅蟲作用
化學成分 含苦杏仁苷、野櫻桃苷、2,4-次甲基珂阿爾廷醇、多花薔薇苷、尿囊素、維生素B1、苦杏仁酶、脂肪油、脂肪酸、蛋白質等。另含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檸檬甾二烯醇、7-去氫燕麥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孕婦慎用。
配伍藥方 ①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紅花、當歸(洗焙)、杜牛膝、桃仁(焙)各等分,為細末。每服9克,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楊氏家藏方》桃仁散) ②治產後惡露不淨,脈弦滯澀者:桃仁9克,當歸9克,赤芍、桂心各4.5克,砂糖9克(炒炭)。水煎,去渣溫服。(《醫略六書》桃仁煎) ③治食鬱久,胃脘有瘀血作痛:生桃仁連皮細嚼、以生韭菜搗自然汁一盞送下。(《萬病回春》) ④治老人虛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蠟和丸如梧桐子大。以少黃丹湯下。(《湯液本草》)
上一味中藥材: 馬鞭草
下一味中藥材: 茺蔚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