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水紅花子

shuǐ hóng huā zǐ

水紅花子
水紅花子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水紅花子
藥材拼音 shuǐ hóng huā zǐ
藥材別名 水葒子、葒草實、河蓼子
英文名稱 fructus polygoni orientalis
功效分類 破血消癥藥
藥用部分 蓼科植物葒蓼Potylgonum orientale L.的成熟果實。
(動)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中空,有節,多分枝,遍體密被粗長毛。葉大,互生,廣卵形或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渾圓或稍為心形,全緣呈淺波狀,葉柄長;託鞘膜質,被毛,頂端常擴大而成一廣展或外反的小片。圓錐花序頂生,稍下垂,被柔毛;苞片鞘狀,外面有長毛,內面無毛,廣卵形;花白色或粉紅色,花被5裂,橢圓形,無毛;雄蕊7~8枚,稍伸出花外;子房稍圓形扁平狀,花柱2裂。瘦果扁平,略呈圓形,兩面中部微凹,褐黑色,有光澤,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佈 生於路邊和水邊溼地。遍佈於全國南北;藥材主產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等地。
採收加工 8~10月割取果穗,曬乾,打落果實,除去雜質。
藥材性狀 扁圓形,直徑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紅棕色,有光澤,兩側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線狀,先端有刺狀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淺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時殘留膜質花被。果皮厚而堅硬。種子扁圓形,種皮淺棕色膜質;胚乳粉質,類白色,胚細小彎曲,略成環狀。氣微弱,味淡,以飽滿充實、色紅黑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鹹。歸肝經、胃經。
功效作用 消瘀破積、健脾利溼、全身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 治療脅腹徵積、水臌、胃疼、食少腹脹、火眼、瘡腫、瘰癧。煎湯內服,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熬膏敷患處。凡血分無淤滯者及胃虛寒者忌用。
藥理研究 有利尿、抗菌,抗腫瘤等作用。小鼠每天灌服水紅花子煎劑、酊劑或石油醚提取物,連續10天,對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實體型)和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穩定,需進一步證實。
化學成分 主要含花旗松素、槲皮素等。還含澱粉41.51%。
使用禁忌 血分無瘀滯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腹中痞積:水紅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攤貼,仍以酒調膏服。忌葷腥油膩。(《保壽堂經驗方》) ②治胃痛:水紅花子或全草9~1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③脾腫大,肚子脹:水紅花子1000克,水煎熬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黃酒或開水送服。並用水紅花子膏攤布上,外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新疆中草藥手冊》) 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紅花子15克,大腹皮12克,黑醜9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⑤治結膜炎:水紅花子9克,黃芩9克,菊花12克,龍膽草6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上一味中藥材: 急性子
下一味中藥材: 莪術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