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陽起石

yáng qǐ shí

陽起石
陽起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陽起石
藥材拼音 yáng qǐ shí
藥材別名 白石、羊起石、石生、陽石、起陽石
英文名稱 actinolite
功效分類 補陽藥
藥用部分 矽酸鹽類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Tremolite及其異種透閃石石棉的礦石。
(動)植物形態 陽起石是一種矽酸鹽類礦物,其形態主要為長柱狀、針狀或毛髮樣。這種礦物通常呈現為不規則塊狀、扁長條狀或短柱狀,並且大小不一。陽起石的顏色可以從帶淺綠色的灰色至暗綠色,具有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在斷面上,可以看到其纖維狀或細柱狀的結構。總的來說,陽起石的形態特徵是長柱狀、針狀或毛髮樣的晶體,以及不規則塊狀、扁長條狀或短柱狀的集合體。
產地分佈 分佈於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常與滑石伴生。主產於湖北、河南、山西。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挖。挖採後去除泥土,雜石,選擇淺灰白色或淡綠色的纖維狀或長柱狀集合體入藥。
藥材性狀 長柱狀、針狀、纖維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扁長條塊狀或短柱狀,大小不一。灰白色、淺灰白色或淡綠色,常夾有青灰色、白色或與淺黃色夾雜成縱向相間的紋理,具絲絹樣光澤。體較重,質較硬脆,有的略疏鬆。可折斷,碎斷面不整齊,縱面呈纖維狀或細柱狀,微具絲樣光澤。氣無,味淡。
性味歸經 性溫,味鹹。歸腎經。
功效作用 溫腎壯陽。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臨床應用 用量3~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用治腎陽虛衰、腰膝冷痺、男子陽痿遺精、寒疝腹痛、女子宮冷不孕、崩漏,癥瘕。陰虛火旺者忌用;不宜久服。
藥理研究 陽起石所含之礦物質,有能興奮生殖功能的作用。
化學成分 陽起石主含鹼式矽酸鎂鈣,並含少量錳、鋁、鈦、鉻、鎳等雜質。
使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禁服,不宜久服。
配伍藥方 ①治勞傷虛損,下經衰竭,腎氣不固,精溺遺失,臟腑自利,手足厥冷,或脈理如絲,形肉消脫,或惡聞食氣,聲嘶失音:陽起石(火煅通紅)、附子(炮,去皮臍)、鍾乳粉各等分。上為細末,和勻,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飯送下,食前服。忌豉汁、羊血。(《局方》三建丹) ②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陽起石(酒煮半日)30克,白礬灰30克,鍾乳粉30克,硫黃30克,龍腦30克,伏火硇砂30克,伏火砒霜15克。上藥研如粉,用軟粳米飯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溫酒送服十丸,每日兩次。(《聖惠方》陽起石丸) ③治陰痿,陰汗:陽起石(煅,為末),每服6克,鹽酒下。(《普濟方》) ④治婦人子髒虛冷,勞傷過度,風寒結搏,久不受胎,遂致絕子不產:陽起石(酒浸半日,細研)60克,吳茱萸(湯洗七遍,焙,微炒)0.9克,熟地黃30克,牛膝(去苗,酒浸,焙)、乾薑(炮)、白朮各0.9克。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或溫米飲下,空心食前,日二服。若覺有妊即住服。(《局方》陽起石丸) ⑤治衝任不交,虛寒之極,崩中不止,變生他證:陽起石(火煅紅,別研令極細)60克,鹿茸(去毛,醋炙)30克。上為細末,醋煎艾汁,打糯米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飲下。(《嚴氏濟生方》陽起石丸) ⑥治丹毒:陽起石(燒,研末),新水調塗腫處。(《儒門事親》陽起石散)
上一味中藥材: 鐘乳石
下一味中藥材: 蛤蚧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