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冬蟲夏草

dōng chóng xià cǎo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冬蟲夏草
藥材拼音 dōng chóng xià cǎo
藥材別名 蟲草、冬蟲草、夏草冬蟲
英文名稱 Cordyceps sinensis
功效分類 補陽藥
藥用部分 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
(動)植物形態 寄生在居於土中的蝙蝠蛾科昆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冬季菌絲侵入蟲體,吸取其養分,致使幼蟲全體充滿菌絲而死;夏季自蟲體頭部生出子座,露出土外;子座單生,呈細長棒球棍狀,頭部稍膨大呈窄橢圓形,與柄部近等長或稍短,表面深棕色,斷面白色;柄基部留在土中與幼蟲頭部相連,幼蟲深黃色,細長圓柱狀,長3~5厘米。有20~30環節,腹面有足8對,形略如蠶。
產地分佈 多生於高寒山區、草原、河谷、草叢中。分佈於青海、四川、甘肅等地。
採收加工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散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千,除去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乾或低溫乾燥。
藥材性狀 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肺經、腎經。
功效作用 補肺益腎、止血,化痰。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痠痛。
藥理研究 調節免疫功能,有使免疫功能增強或減弱的雙相調節作用;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使心率減慢,但心輸出量卻顯著增加;對支氣管平滑肌有明顯的擴張作用,有平喘和祛痰作用;可使空腹血糖升高;影響內分泌系統,還有抗炎、鎮靜及抗驚厥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保護腎功能,還具有防輻射、抗突變的作用;能提高細胞吞噬功能,增強心血管和機體免疫機能,還具有抗心律失常等功能。
化學成分 含膽固醇、腺苷、麥角固醇、粗蛋白、氨基酸、脂肪、D-甘露醇、冬蟲夏草環肽A、半乳甘露聚糖、蟲草菌素、蟲草酸、麥角甾醇、蟲草多糖、生物鹼、尿嘧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維生素B12和多種微量元素。蟲草酸和蟲草菌素是蟲草的主要活性物質。
使用禁忌 有表邪者慎用。
配伍藥方 ①治肺結核咳嗽、咯血,老年虛喘:冬蟲夏草30克,貝母15克,百合12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②治腎虛腰痛:冬蟲夏草30克,枸杞子30克。黃酒1千克,浸泡1星期。每次1小盅,日服2次。(《河北中草藥》) ③治貧血,病後虛弱,陽痿,遺精:黃芪30克,冬蟲夏草15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④治病後虛損:冬蟲夏草三五枚,老雄鴨一隻,去肚雜,將鴨頭劈開,納藥於中,仍以線紮好,醬油、酒如常蒸爛食之。(《綱目拾遺》)
上一味中藥材: 海龍
下一味中藥材: 鎖陽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