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蔥子

cōng zi

蔥子
蔥子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蔥子
藥材拼音 cōng zi
藥材別名 蔥實
英文名稱 semen allii fistulosi
功效分類 補陽藥
藥用部分 百合科植物蔥Allium jistulosumL.的乾燥成熟種子。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常簇生,全株具異臭味。鱗莖卵狀長圓形,鱗葉白色。葉基生,管狀,長30~50厘米,直徑1~2厘米,先端尖,具明顯縱紋。花莖自葉叢中抽出,中空。傘形花序近球形,總苞片膜質,花被片6,白色,卵狀披針形,排成2輪,雄蕊6,花絲細長,子房上位,3室。蒴果三稜形,室背開裂。種子6,黑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產地分佈 全國各地皆產,山東產量最大。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果實,曬乾,搓取種子,簸去雜質。
藥材性狀 種子三角狀扁卵形,一面微凹,另面隆起,有稜線1~2條,長3~4毫米,寬2~3毫米。表面黑色,多光滑或偶有疏皺紋,凹面平滑。基部有兩個突起,較短的突起先端灰棕色或灰白色,為種臍,較長的突起先端為珠孔。縱切面可見種皮菲薄,胚乳灰白色,胚白色,彎曲,子葉1枚。體輕,質堅硬。氣特異,嚼之有蔥味。以粒飽滿、色黑、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歸肺經、肝經、胃經。
功效作用 溫腎,明目,解毒。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6~12克;或入丸、散,煮粥。外用:適量,熬膏敷貼,煎水洗。主治腎虛陽毒,遺精,目眩,視物昏暗,瘡癰。
藥理研究 有一定的壯陽作用;特有的成分太硫化基可促進消化酵素的分泌,增加食慾;有暖胃的作用,可促進毒性物質排出。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含S-丙烯基-l-半胱氨酸硫氧化物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眼暗,補不足:搗蔥實和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後,飲汁服一二十丸,日二三服。(《食醫心鏡》) ②治疔:蜂蜜30克,蔥心七個。同熬,滴水成珠,攤絹帛上貼。(《本草原始》) ③治食諸毒肉,吐血不止,痿黃甚者:蔥子一升,洗,煮使破,取汁停冷,服半升,日夜各一服,血定止。(《衛生易簡方》)
上一味中藥材: 肉桂
下一味中藥材: 蛇床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