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 zǐ
藥材名稱 | 蓮子 |
藥材拼音 | lián zǐ |
藥材別名 | 蓮肉、蓮實、蓮蓬子、水芝丹 |
英文名稱 | lotus seed |
功效分類 | 固精縮尿止帶藥 |
藥用部分 | 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種子。 |
(動)植物形態 |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藕)橫生,長而肥厚,節略縊縮。葉盾形,粉綠色;葉柄有刺毛。花單生於花梗頂端,粉紅色或白色;雄蕊多數;心皮多數,離生,嵌生於平頭倒圓錐形的花托內,花托於果期膨大呈蓮蓬頭狀,海綿質。堅果橢圓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
產地分佈 | 栽培或野生於池塘、水田中。分佈於我國南北各地。 |
採收加工 |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下蓮房,取出果實,曬乾。 |
藥材性狀 | 橢圓形或類球形。表面紅棕色或棕色,有細縱紋,頂端中央呈乳頭狀突起,深棕色。種皮薄,緊貼子葉,不易剝離;子葉肥厚,黃白色,中心具綠色種胚(蓮子心)1枚。氣微,子葉微甜,蓮心極苦。 |
性味歸經 | 性平,味甘、澀。歸脾經、腎經、心經。 |
功效作用 | 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固精縮尿止帶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6~15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 |
藥理研究 | 具有搞癌作用,其中所含的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所含的蓮子鹼、異蓮心鹼有顯著的作用。從蓮子心提取的蓮子鹼有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對治療高血壓有一定效果。 |
化學成分 | 含多量澱粉、棉子糖、蛋白質、脂肪、肉豆蔻酸、棕櫚酸、N-去甲亞美罌粟鹼、荷葉鹼、原荷葉鹼、氧黃心樹寧鹼、亞麻酸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中滿痞脹、大便秘結者禁服。 |
配伍藥方 | ①補益虛損:蓮子(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乾。上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酒送下。(《醫學發明》水芝丸) ②治久痢不止:老蓮子60克(去心),為末。每服3克,陳米湯調下。(《世醫得效方》 ③治下痢飲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鮮蓮子30克,黃連15克,人參15克。水煎濃,細細與呷。(《本草經疏》) ④治病後胃弱,不能飲食:蓮子、粳米各炒120克,茯苓60克。共為末,砂糖調和。每五六匙,白滾湯下。(《醫學入門》蓮肉糕) ⑤治小便白濁,夢遺洩精:蓮子、益智仁、龍骨(五色者)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6克,空心,用清米飲調下。(《奇效良方》蓮肉散)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