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huān pí
藥材名稱 | 合歡皮 |
藥材拼音 | hé huān pí |
藥材別名 | 夜合皮、合昏皮、合歡木皮 |
英文名稱 | cortex albiziae |
功效分類 | 養心安神藥 |
藥用部分 | 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 | 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小枝有稜角。2回羽狀複葉,總葉柄基部及最頂一對羽片著生處各有1腺點;小葉10~30對,鐮狀長圓形,兩側極偏斜;托葉早落。頭狀花序於枝端排成圓錐花序;花冠漏斗狀,5裂;雄蕊多數,花絲細長,上部淡紅色,基部連合。莢果扁平帶狀。花期6~7月,果期8~10月。 |
產地分佈 | 生於山坡地或栽培。主產於湖北、河北、河南、陝西等地。 |
採收加工 | 夏、秋季剝取樹皮,扎把,曬乾。 |
藥材性狀 | 捲曲筒狀或半筒狀。外表麵灰棕色至灰褐色,密生明顯的橢圓形橫向皮孔,棕紅色,內表面淡黃棕色或黃白色,平滑。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片狀。氣微香,味淡、微澀、稍刺舌。 |
性味歸經 | 性平,味甘。歸心經、肝經、肺經。 |
功效作用 | 解鬱安神、活血消腫。屬安神藥下屬分類的養心安神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6~12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用治心神不安、憂鬱失眠、肺癰瘡腫、跌打損傷。現代用治心神不安、憂鬱失眠。 |
藥理研究 | 具有抗生育、抗過敏、抗腫瘤作用。 |
化學成分 | 含鞣質、黃酮類、皂苷及其苷元、揮發油、固醇類、有機酸酯、糖苷等化學成分。 |
使用禁忌 | 潰瘍病及胃炎患者慎服,風熱自汗、外感不眠者禁服。 |
配伍藥方 | ①治心煩失眠:合歡皮9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②治咳有微熱,煩滿,是為肺癰:合歡皮手掌大一片。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千金要方》黃昏湯) ③治肺癰久不斂口:合歡皮、白蘞,二味同煎服。(《景嶽全書》合歡飲) ④治夜盲:合歡皮、千層塔各9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⑤治打撲傷損筋骨:合歡皮(炒幹,末之)12克,入麝香、乳香各3克。每服9克,溫酒調,不飢不飽時服。(《續本事方》)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