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dǎn fěn
藥材名稱 | 豬膽粉 |
藥材拼音 | zhū dǎn fěn |
藥材別名 | 豬膽汁 |
英文名稱 | pulvis fellis suis |
功效分類 | 止咳平喘藥 |
藥用部分 | 豬科動物豬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膽汁的乾燥品。 |
(動)植物形態 | 豬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有純黑色、純白色,或黑白色混雜等。 |
產地分佈 |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飼養。 |
採收加工 | 宰殺後,剖取膽囊,取膽汁,濾過,乾燥、粉碎即得。 |
藥材性狀 | 豬膽粉呈黃色、灰黃色粉末。氣微腥,味苦,易吸潮。 |
性味歸經 | 性寒,味苦。歸肝經、膽經、肺經、大腸經。 |
功效作用 | 清熱、潤燥、解毒、止咳平喘。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0.3~0.6克,沖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或水調塗敷患處。豬膽粉用治熱病燥渴、目赤、喉痺、黃疸、百日咳、哮喘、洩瀉、痢疾、便秘、癰瘡腫毒。 |
藥理研究 | 豬膽汁、豬膽粉、豬膽汁酸及其鹽類對多種細菌有抗菌作用;豬膽粉對熱水燙傷所致炎症有抑制作用;豬膽汁提取物對小鼠遲發性超敏反應DTH有抑制作用;5%豬膽汁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人陰道毛滴蟲有顯著裂解作用;豬膽汁及其提取物能殺滅精子;小鼠灌服豬膽粉有明顯鎮靜作用;豬膽酸及其鹽類有明顯抗驚厥作用;豬膽酸及其鹽類和膽紅素均有一定解熱作用。此外,豬膽粉及其提取物還具有調血脂、抗氧化、利膽溶石、抗癌和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
化學成分 | 豬膽粉含膽汁酸(如鵝去氧膽酸)、膽色素(如膽紅素)、卵磷脂、脂肪酸、蛋白質、膽鹼、膽固醇、還原糖,另含氯、鈉、鎂、鉀、鈣、鐵等無機成分。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確。 |
配伍藥方 | 1.治小兒百日咳,感冒咳嗽:豬膽粉12克,澱粉35克,糖粉12克。以上三味,混勻,用50%乙醇作潤溼劑,制粒,乾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壓片,每片含豬膽粉12毫克,包糖衣。口服,6個月以內,每次1片,6個月~1歲,每次1片半,1~4歲,每次2片,4~7歲,每次2~3片,每日兩次。(《貴州藥品標準》1983版·小兒百咳靈片) 2.治頭癬:豬膽1個取汁,雄黃9克。雄黃為末,又豬膽汁調成糊狀,塗患處。(《內蒙古藥用動物》) 3.治痔瘡:豬膽七枚(取汁),以建盞盛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敷。須先用槐根取白皮煎湯溫洗,然後敷藥。(《直指方》豬膽膏) 4.治膽囊炎:經煎乾的豬膽汗(豬膽粉)30克,薑黃30克,鬱金30克,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服9克,用茵陳30克,煎水沖服。(《廣西藥用動物 》)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