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化橘紅

huà jú hóng

化橘紅
化橘紅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化橘紅
藥材拼音 huà jú hóng
藥材別名 毛橘紅、橘紅皮、光七爪、化州橘紅、柚皮橘紅、柚類橘紅、興化紅
英文名稱 exocarpium
功效分類 理氣藥
藥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果或近成熟果的外層果皮。
(動)植物形態 化州柚為常綠喬木。小枝較扁,被柔毛,有硬刺。葉互生,闊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鈍或微凹入,基部渾圓,邊緣有淺的鈍鋸齒,上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面沿主脈被短柔毛;葉柄兩邊有闊翅而成倒心形,有毛。4月開花。花單生或簇生於葉腋,甚芳香;花萼4淺裂;花瓣通常5片,白色,長圓形;雄蕊20~25枚,花葯大,線形;子房圓球形,密被短柔毛,有一圓柱狀花柱和大的柱頭。果大,圓球形,未成熟時綠色至黃綠色,密被短柔毛,檸檬黃色,果頂鈍圓,稍內凹;具極厚的白皮層,與果肉不易分離;瓤囊16瓣,味極酸。種子多數,長橢圓形,白色。柚與化州柚相似,但枝、葉及幼果毛較少,果實成熟後無毛。一般以柚的外層果皮入藥。
產地分佈 性喜溫暖,較耐寒,喜溼潤,怕乾旱。以用土層深厚、腐殖質壤土種植為佳。分佈於廣東西南部地區及廣西欽縣、博白、陸川等地。主要為栽培。
採收加工 於夏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置沸水中略燙後,將果皮割成5瓣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壓制成型,乾燥。
藥材性狀 化州柚呈對摺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狀,單葉呈柳葉形。外表面黃綠色,密佈茸毛,有皺紋及小油室;內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脈絡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外緣有1列不整齊的下凹的油室,內側稍柔而有彈性。氣芳香,味苦、微辛。 柚外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無毛。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苦。歸肺經、脾經。
功效作用 散寒、燥溼、利氣、消痰。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3~6克,煎服。用治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柚子皮,蒸雞冠油服,治老年咳嗽氣喘(《中藥大辭典》)。
藥理研究 鎮靜,抗微生物。揮發油有止咳化痰作用。毒性較小。
化學成分 主含揮發油及柚皮苷等黃酮類成分。另含柚皮苷、川陳皮素、柚皮苷元、檸檬烯、新橙皮苷、野漆樹苷、表-雙環倍半水芹烯、肉豆蔻酸、麥角甾-5-烯-3-醇、焦性兒茶酚等成分。
使用禁忌 氣虛及陰虛有燥痰者不宜服。
配伍藥方 ①治痰喘:化橘紅、半夏各15克,川貝母9克,共研細末。每服6克,開水送下。(《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②治支氣管炎:a.過江龍30克,化橘紅15克,杏仁9克,煎服。b.石串蓮30克,化橘紅15克,青竹標12克。煎服。(《雲南中草藥》)
上一味中藥材: 佛手
下一味中藥材: 川楝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