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与敌战,若道路不能通,粮饷不能进,推计不能诱,利害不能惑,须用正兵。正兵者,拣士卒,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战且前,则胜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远?」
宋檀道济为高祖北伐前锋,至洛阳,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王师以正为律,何必杀人!」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众。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前進道路不能暢通無阻,糧餉供應不能運進保障,所施計謀不能誘敵就範,所設利害不能迷惑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作戰,就必須採用正兵作戰。所謂“正兵”、是指使用經過選拔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賞罰嚴明、號令統一的正規大部隊,採取邊打邊進、步步為營的正面進攻戰法,這樣作戰就能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不使用大部隊實施正面進攻戰法,怎麼能夠進行遠端作戰呢!”東晉將領檀道濟隨同中外大都督劉裕北伐後秦而擔任晉軍前鋒指揮官,他率軍正面進攻洛陽,採取(分進合擊,步步推進的)正規戰法,迅速攻城破壘,俘獲敵人四千餘人。這時,有人建議將俘虜殺掉集中一起封土作高冢以炫耀晉軍之武功。但檀道濟卻反對說:“討伐罪惡,安撫人民,恰是今日應作之事。帝王的軍隊是以申張正義為法度,為什麼一定要殺人?”隨後將俘虜全部釋放遣送回家。於是,後秦民眾為之感化而欣悅,相繼前來歸附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