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七卷·致戰

致戰原文

  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法曰:「致人而不致于人。」

  后汉建武五年,光武诏耿弇,悉收集降附,结部曲,置将吏,弇帅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将兵而东。张步闻之,使其将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之。渡河先击祝阿,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遂空壁亡去。费邑分兵,遣其弟费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则分兵守巨里,自帅精锐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斩邑。既而取首级以示巨里,城中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悉收其积聚,纵兵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致戰譯文

大凡調動敵人前來與我交戰,就使敵人處於兵勢常虛、被動不利的地位,我軍不為敵人調動去戰,就使我軍處於兵勢常實、主動有利的地位。作戰中,應當採用多種方法調動敵人來戰,我軍憑據有利地形條件而等待敵人,這樣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作戰中要能夠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東漢建武五年,光武帝劉秀命令建威大將軍耿弇全部收編投降計程車卒,組成建制,置設將吏。然後,耿弇奉命親率騎都尉劉歆、泰山太守陳俊等部隊,東進討伐割據濟南稱雄的張步。張步獲悉這一訊息後,派其部將費邑率兵進駐歷城,又分遣一部兵力屯駐祝阿,又在泰山、鍾城置設數十營壘以防耿弇來攻。耿弇率軍渡過黃河後,首先攻克了祝阿城。在其圍攻祝阿作戰中,耿弇故意留下一個缺口,讓敵眾得以出城逃往鍾城。鍾城守軍聽說祝阿已被攻破,十分恐懼,於是棄城而逃亡。費邑分兵一部令其弟弟費敢率領去守衛巨裡城。耿弇揮軍首先進逼巨裡,並且嚴令部隊儘快修造攻城器械,向各部宣告三天後將全力以赴地攻打巨裡城,同時暗中放出一些被俘人員,故意讓他們逃歸後將耿弇預定攻城的日期報告費邑。費邑果然到這一天親率精兵三萬餘人前去援救巨裡。耿弇見此情形,便高興地對部將們說:“我之所以修造攻城器械,為的是誘使費邑前來就範。現在放著這些駐營野外而無防禦設施的敵軍不打,為什麼硬要強攻設防堅固的城池呢?”於是,耿弇分兵一部繼續圍攻和牽制巨裡的敵人守軍,自己親率精銳部隊搶佔制高點,以居高臨下之勢與敵交戰,大敗敵軍,擊斬了費邑。然後砍下費邑首級展示給巨裡的守敵,敵人望見後異常恐懼,費敢慌忙逃往據守劇地的張步處。耿弇全部收繳了巨裡城裡敵人所存之軍資糧儲,同時又揮軍繼續攻打尚未攻克的敵軍營壘,先後攻克了四十多座敵人營壘。於是最終平定了濟南地區。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