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蛋加工製作較為方便,可炒、可燒、可煲也可涼拌,但在加工過程中清洗乾淨較為重要。洗時蛋核需去掉鐵鏽色泥樣竹蓀胞子,不然菜品泥腥味很重,會影響菜品風味。
竹蓀蛋即竹蓀胚體,由夢蓀、孢子、菌蓋、外包被四部分構成,夢蓀又叫竹蓀菇,是未出完的竹蓀胚,呈乳白色,蘑菇狀,入口清香嫩脆。
竹蓀蛋富含24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佔總量的45%,還含有B2等多種維生素、多糖及鋅、鐵、磷、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因而被稱為“真菌皇后”。
處於胚胎期間的竹蓀蛋,營養價值更為豐富。竹蓀蛋收割後當地人會以特製竹水浸泡儲存,並收入瓶中,在加工前必須用姜蔥水蒸泡20分鐘並用清水衝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