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湯火
bù bì tāng huǒ
Don't avoid soup and fire
“不避湯火”的成語拼音為:bù bì tāng huǒ,注音:ㄅㄨˋ ㄅㄧˋ ㄊㄤ ㄏㄨㄛˇ,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勇敢,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史記·貨殖列傳》:“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基本解釋:指不畏兇險。,例句:《漢書·魏相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袁譚(袁紹之子)當華歆輔佐他父親袁紹時,袁譚常常以諂媚之態奉承華歆,華歆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君子不避湯火,小人惡水三臥。”意思是指正直的人不迴避困難和艱辛,而小人卻終日遊泳在惡濁的水中。
拼音 |
bù bì tāng huǒ |
注音 |
ㄅㄨˋ ㄅㄧˋ ㄊㄤ ㄏㄨㄛ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勇敢 |
英文 |
Don't avoid soup and fir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不畏兇險。 |
出處 |
《史記·貨殖列傳》:“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
例句 |
《漢書·魏相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袁譚(袁紹之子)當華歆輔佐他父親袁紹時,袁譚常常以諂媚之態奉承華歆,華歆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君子不避湯火,小人惡水三臥。”意思是指正直的人不迴避困難和艱辛,而小人卻終日遊泳在惡濁的水中。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