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粟
bù biàn shū sù
Don't distinguish between beans
“不辨菽粟”的成語拼音為:bù biàn shū sù,注音: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ㄙㄨˋ,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脫離實際,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基本解釋: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例句:《晉書·王戎傳》中記載了王戎在擔任晉國宰相時,他節儉深入,甚至連菽粟(豆子、穀子)都不加以分辨,以此來表達他的節約精神和廉潔品質。
拼音 |
bù biàn shū sù |
注音 |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ㄙㄨ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脫離實際 |
英文 |
Don't distinguish between beans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出處 |
清·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例句 |
《晉書·王戎傳》中記載了王戎在擔任晉國宰相時,他節儉深入,甚至連菽粟(豆子、穀子)都不加以分辨,以此來表達他的節約精神和廉潔品質。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