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
bù luò kē jiù
not to follow the beaten track
“不落窠臼”的成語拼音為:bù luò kē jiù,注音:ㄅㄨˊ ㄌㄨㄛˋ ㄎㄜ ㄐㄧㄡˋ,詞性: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文章和藝術品,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吳可《學詩》詩:“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氣本沖天。”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四:“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基本解釋:窠:鳥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例句:這“凸”“凹”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
拼音 |
bù luò kē jiù |
注音 |
ㄅㄨˊ ㄌㄨㄛˋ ㄎㄜ ㄐㄧㄡˋ |
詞性 |
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文章和藝術品 |
英文 |
not to follow the beaten track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窠:鳥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
出處 |
宋·吳可《學詩》詩:“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氣本沖天。”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四:“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
例句 |
這“凸”“凹”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