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樞密使 樞密使的意思 樞密使怎麼讀
“樞密使”詞語拼音為:shū mì shǐ,注音:ㄕㄨ ㄇㄧˋ ㄕˇ,首字母:sms,“樞密使”的詞性為:504,近義詞:宰相、丞相、相國、宰輔、輔弼,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為之。其後宦官以此干預朝政,甚至廢立君主,至昭宗時始改任士人。五代﹑後梁改名崇政使,後唐複稱樞密使。宋代則以之稱樞密院的長官。明以後多用為掌管軍事的大臣的代稱。
拼音 shū mì shǐ 注音 ㄕㄨ ㄇㄧˋ ㄕˇ
首字母 sms 詞性 504
近義詞 宰相、丞相、相國、宰輔、輔弼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為之。其後宦官以此干預朝政,甚至廢立君主,至昭宗時始改任士人。五代﹑後梁改名崇政使,後唐複稱樞密使。宋代則以之稱樞密院的長官。明以後多用為掌管軍事的大臣的代稱。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樞秘
下一個詞語: 樞密太尉
樞密使”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樞密使一職始置於唐後期,為樞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時改由士人充任,後又逐漸被武臣所掌握,辦事機構也日益完善。為適應連年戰爭的局面,樞密使把軍政大權握於一己之手以便宜從事,樞密使的職掌範圍擴大到了極限,樞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權侔於宰相”。但到了宋代,樞密使制又發生了變化,其任職者由五代時的武將逐漸轉為以文官擔任,職權範圍逐步縮小。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使”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